▲《妆靓仕女图》 苏汉臣
一方面席子由于本身材料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贵族阶层的需要,另一方面床形体较大,不便移动,普通百姓更无权使用,未能广泛的普及,因此当时迫切需要一种方便移动,适合宴享,符合礼仪,会客的家具,榻便应运而生。
此时的榻尺寸较小,只能坐不能卧。
秦汉时期
▲《陶穀赠词图》 唐寅
从秦汉时期的壁画、画像砖、画像石、漆画、帛画、雕塑和板刻中可以推断,床榻是当是使用最多的家具之一,主要供人坐、卧、寝,逐步形成了以床榻为中心的起居形式。
汉代的榻一般为一人独坐或兼坐两人,体量较大。
床榻兴起盛行,对其进行装饰也悄然升温。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齐校书图》南北朝 杨子华
谈玄之风盛行,出现了新的起居习惯,席地而坐不再是唯一的起居方式,为隋唐五代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奠定了基础。
魏晋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方式,榻体增大,其形制与装饰也变得丰富。
榻上还放有笔、砚和投壶,使人会文之余,还可游戏娱乐。
在《北齐校书图》中得以印证,人们即可伽跌于床上,又可垂足坐于床沿。
隋唐五代时期
▲《重屏会棋图》五代 周文矩
唐朝由于大兴宫室和贵族府邸,家具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人们的起居习惯逐渐从席地而坐转向垂足而坐,中国的高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高足家具逐步完善,并完全取代席地而坐。
在中国家具形式变革发展历史中处于一个特色的过渡阶段,在家具风格方面五代一改唐风,易立新意,变唐家具之厚重为轻简,浑圆为秀直。
宋朝时期
▲《槐荫消夏图》宋代 王齐翰
宋朝,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作为人们休憩闲暇之用,功能较为多变,它既可以供人躺卧休息,也可以供人在上面活动,摆放东西,床榻丧失了作为坐具的功能,只用于卧息睡眠的专用家具。
我们可以从不少宋画中看到榻的使用场景,如南宋《槐荫消夏图》中描绘了闲适的文人生活,人们在夏季为了避暑,将榻放置于室外作为随时休憩之用。
明清时期
▲《月曼清游图》清代 陈枚
这一时期也堪称中国床榻制造技术和造型艺术的黄金时代。
郑和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及技术交流,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木、紫檀木等家具原料。
榻的种类更多样化,造型丰富,艺术风格渐趋成熟。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典家具中的罗汉床、贵妃榻,都是明清时期的遗存。
“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
床榻,作为家具中的大器、重器和家具文化的集大成者,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家具的风格特征。
它以其精致古朴、凝重华贵的艺术成就,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书香诗意,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历史如何演变,它都是极具审美性、实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家具之一。
一张床,收纳一个美梦,一个美梦,全在这张床榻上流露出舒心、思念的精神火花。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床榻将中国人的风情柔韵展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来 源国方家居大不同红木,侵权请告知!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