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對程式設計完全是個新手,但我想製作一個App來解決工作上的問題。」這可能是許多人心中共同的疑問。看著手機上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你可能也曾萌生「我是不是也能自己做一個?」的念頭。

答案是:可以,但這趟旅程比多數人想像的還要漫長且複雜。

「製作App很難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對「難」的定義。對於有經驗的開發者來說,打造一個功能單純的App可能僅需一週;但對於新手而言,光是學會基礎程式語言,就可能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本文將綜合整理從新手提問、專家解答到專業開發公司的完整流程,詳細解析一個App從零到上架的真實面貌,探討真正的難點在哪裡,以及新手最務實的解決方案。

釐清「難」的定義:是技術太難,還是流程太繁瑣?

許多人認為的「難」是指程式碼本身,但事實上,寫程式只是整個過程中的一環。一個App專案的成功與否,涉及更多維度的挑戰。

新手的挑戰:陡峭的學習曲線

如果你是個完全的初學者,你將面臨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學習」。

程式語言: 你必須學習特定平台的程式語言。iOS需要Swift,Android需要Kotlin或Java。這就像學習一門全新的外語,需要投入大量時間。

開發環境: 你需要熟悉IDE(整合開發環境),例如Apple的Xcode或Google的Android Studio。

從做中學: 學習程式不能只「看書」,你必須「動手做」。在學習過程中,你會遇到無數的錯誤(Bug)和挫折,這需要極大的耐心。

專業的挑戰:複雜的邏輯與無盡的溝通

對於一個團隊或公司來說,「難」的點則完全不同。

複雜的商業邏輯: 許多看似簡單的功能,背後邏輯可能極其複雜。例如,一個叫車App,需要即時同步乘客和司機的GPS位置、計算預估車資、處理訂單配對,這背後的邏輯設計遠比表面上看到的困難。

溝通成本: 最大的難關之一是「溝通」。客戶(甚至是你自己)一開始可能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在開發過程中不斷變更需求,會導致專案時程延宕並耗費大量資源。

隱藏的難點: 真正的挑戰往往出現在開發完成後。例如,App被應用商店(特別是Apple App Store)拒絕上架,或者辛苦上架後,每天只有零星的下載量。

一個App的誕生:從點子到上架的7大階段

開發一個App不是單一任務,而是一個完整的工程。以下是一個標準的App製作流程:

階段一:構思與規劃(市場調查)

一切都從一個點子開始。但點子本身不值錢,執行才是一切。

解決問題: 你最好的點子,往往是為瞭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定義目標: 這個App的核心功能是什麼?它要服務誰(TA)?

驗證想法: 馬上做一份小問卷,給你的潛在用戶填寫。提前驗證想法,能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競品分析: 市場上是否已經有類似的App?它們的優缺點是什麼?

階段二:平台與技術選擇

你必須決定App要在哪個平台上運作。這會直接影響你的開發語言和工具。

原生開發 (Native): 分別為iOS和Android撰寫程式碼。效能最好、體驗最流暢,但成本最高(需要兩組人馬)。

跨平台開發 (Cross-Platform): 使用Flutter或React Native等框架,寫一套程式碼同時在兩個平台上運行。省時省力,是獨立開發者和新創公司的首選,但效能和特定功能的支援可能略遜於原生。

開發方式

優點

缺點

適用情境

原生 (Native)

效能最佳、使用者體驗最好、完整支援所有系統功能

開發成本高、時程長、需維護兩套程式碼

功能複雜、追求極致效能的App (如遊戲、AR)

跨平台

開發速度快、成本較低、一套程式碼搞定

效能略遜於原生、部分底層功能支援可能延遲

功能相對單純、需快速上線、預算有限的團隊

階段三:UI/UX 設計

UI(使用者介面)是App的「外觀」,UX(使用者體驗)是App「用起來的感覺」。

UI設計: 包含配色、字體、按鈕樣式。需要美觀且符合品牌形象。

UX設計: 著重於「流程」。使用者能否在3次點擊內找到想要的功能?按鈕是否放在符合直覺的位置?一個好的UX能讓使用者不必思考就能順利操作。

階段四:程式開發

這是最核心的階段,工程師將設計圖和功能需求轉化為實際可運作的程式。這個階段的複雜度遠超新手想像,除了主要功能,你還需要處理許多「隱藏的必要功能」:

後端與資料庫: 使用者的資料(如帳號密碼、貼文)要儲存在哪裡?

API 串接: 是否需要串接第三方服務?(例如:Google地圖、金流支付)

必要功能: 推播通知、社群登入(OAuth)、載入中畫面。

法規要求: 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EULA),以及Apple強制要求的「帳號刪除功能」。

階段五:測試與修改(增修期)

開發完成不代表結束。你需要大量測試來找出潛在的Bug。

測試階段: 包含內部測試(Alpha)、封閉測試(Closed Beta,邀請特定用戶)、公開測試(Open Beta)。

測試工具: Android可以直接發送APK檔案;iOS則必須透過官方的TestFlight平台進行。

功能割捨: 測試期間會收到大量的功能需求。你必須學會割捨,專注於「最小可行性產品(MVP)」,並運用80/20法則,先把80%的人需要的核心功能做好。

階段六:上架與審核

這是App面世前的「最後一哩路」,也是許多開發者的夢魘。

Google Play Store: 審核較快(約1-2天),費用為一次性25美元。

Apple App Store: 審核嚴格且耗時(約1-2週,甚至更久),費用為每年99美元。你必須遵守Apple滿滿的審核指南,任何一點小問題(例如:功能太簡單、有Bug、帳號刪除流程不完整)都可能被拒絕。

階段七:行銷與維運

App上架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

ASO (App Store Optimization): 優化你的App名稱、關鍵字和截圖,讓使用者更容易搜尋到你。

收集回饋: 密切關注使用者的評論,這將是你改版的重要依據。

持續更新: App需要定期維護,修復Bug、適配新的作業系統,否則很快就會被使用者遺忘。

給新手的務實建議:我該從哪裡開始?

回歸到最初的問題:一個運輸員想把紙本表格數位化,他該怎麼辦?

選對工具:你需要一台Mac嗎?

是的,如果你要開發iOS App。 Apple的生態是封閉的,你必須使用Mac電腦上的Xcode來開發和上傳iOS App。最便宜的方案是購入一台Mac Mini。

Apple 開發者計畫($99美金/年): 新手「不需要」馬上購買。你可以用自己的Apple ID免費在自己的iPhone上測試App。只有當你要「上架到App Store」或使用推播通知、App內購買等進階功能時,才需要付費。

學習路徑:我該學 SwiftUI 還是 UIKit?

這是iOS開發者一定會遇到的問題。

UIKit: 是Apple「過去」的UI框架,功能成熟、穩定,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App都是用它打造的。學習資源多,但語法較舊,學習曲線較陡。

SwiftUI: 是Apple「未來」的UI框架,語法更現代化、更簡潔,可以用更少的程式碼做出畫面,且有即時預覽功能,對新手非常友善。

建議: 如果你的目標是「找工作」,你可能兩個都得學。如果你的目標是「興趣」或「解決自己的問題」,請直接從 SwiftUI 開始,它更容易上手。

跨平台工具的考量

對於獨立開發者,Flutter (使用Dart語言) 和 React Native (使用JavaScript) 是非常好的起點。它們能讓你用一套程式碼就做出iOS和Android App,大幅縮短開發時間。

等一下,你真的需要一個「原生App」嗎?

對於那位運輸員來說,他的核心需求是「收集資料並傳送給主管」。為此去學習開發一個完整的App,無疑是「殺雞用牛刀」。在投入數百小時學習寫程式之前,請先考慮以下更簡單、更快速的替代方案:

方案一:數位表單與協作工具

Google Forms / Airtable / Notion: 這些工具都能讓你快速建立表單,司機填寫後,資料會自動彙整到一個共享的試算表,主管可以即時查看。這在1小時內就能完成設定。

PDF 填寫器: 如果公司堅持使用現有表格,你可以將紙本掃描成可填寫的PDF檔,讓司機在手機上填寫後Email出去。

方案二:漸進式網頁應用 (PWA)

這是一種「看起來像App的網頁」。它可以用你已知的HTML、CSS、JavaScript製作,不需要App Store審核,可以被釘選到手機桌面,也能離線運作。

方案三:低程式碼/無程式碼 (LCNC) 平台

這是目前最推薦給新手的方案。FlutterFlow、AppSheet、OutSystems 這類平台允許你用「拖拉拽」的方式建立App介面和邏輯,背後會自動生成程式碼。這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讓你幾天內就能做出一個可用的原型。

常見問題

Q1:我完全不懂程式,自學App要花多久時間?

這取決於你的投入時間和App的複雜度。如果你每週投入10-15小時,你可能需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才能學會基礎,並打造出一個「非常簡單」的App。這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

Q2:開發一個App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成本範圍極廣。根據「Cloud Interactive」的資料:

交由專業軟體開發公司: 功能中等的App,費用約落在新台幣 70萬~150萬。外包個人工作室: 功能簡易的App,費用可能在20萬以內。使用LCNC平台: 成本最低,主要是平台的月費。自己開發: 你的時間成本 + 每年99美元的Apple開發者費用(如果上架iOS)。

Q3:我應該先學 iOS 還是 Android?

這取決於你的目標受眾。在台灣,iOS和Android的市佔率接近 50/50。但更現實的考量是:你手上有沒有Mac電腦? 如果沒有,你的起點就是Android開發或跨平台工具。

總結

製作App很難嗎?是的,它很難,因為它極度繁瑣。它涉及的不只是寫程式,更包含市場研究、UI/UX設計、複雜的邏輯、無盡的測試、艱難的審核,以及上架後乏人問津的行銷挑戰。

然而,「難」不代表「不可能」。

對於有特定問題想解決的新手,最好的建議是:先別急著學寫程式。 請先用最簡單的工具(如Google表單或LCNC平台)來解決你的問題。你會發現,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數位化的流程,而不是一個昂貴且複雜的App。

如果你仍然對開發充滿熱情,那就從一個「你真正關心的小問題」開始,保持耐心,享受「從做中學」的過程。這趟旅程將會充滿挑戰,但也絕對收穫滿滿。

資料來源

對於新手來說,製作App很難嗎?

從零開始建一個App要怎麼做?

APP開發掌握5大設計重點,7步驟教你打造一款專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