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又是这场“革命”的领导者,传统的轮渡穿越英吉利海峡需要90分钟,而气垫船将时间缩短至三分之一。

一时间,英吉利海峡海上往来更加频繁和热闹,其他国家也不落人后,纷纷投入了巨大的金钱和人力成本在研制气垫船领域上。

1968年,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诞生于英国,但是服役三天后就开始了修缮工作,后又反复经历维修和停运,终于在不久就彻底宣布退役。

人们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正视气垫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和风险,比如维护成本极高,对抗恶劣天气的能力很差,乘客的乘坐体验也一般,并不舒适。

更重要的是,气垫船的能源需求非常的大,如果再考虑本身的维护成本,与传统的轮船相比,可谓是天文数字,于是后期的民用气垫船公司纷纷采取拓宽气垫船猗增加承载量的手段来提高收入。

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的价格飞涨,成了压垮气垫船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民用气垫船领域再无技术迭代。

而传统的轮船因为原本的利润空间足够,且乘客体验更好,通过降低票价和开展各类海上活动,又重新赢回来游客的心。

而想要横穿英吉利海峡,也有很多新型的出行方式,气垫船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

到了2000年,诞生于英国曾引领海上运输潮流的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正式退役,民用气垫船的生涯至此落幕。

中国的气垫船应用

中国虽然在前面两次工业革命中现不佳,但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工业和科技领域的一切创新之举,我们是肯定不会甘心落于人后的,当然也包括气垫船的研究。

中国也曾经在气垫船领域下了一番功夫,曾高价格从欧洲引进了四艘气垫船,不过因为国外引进的气垫船外形的原因不太适合我们的情况,且技术比较老,无论是考虑民用还是做国防储备,都不太合适了。

且这几艘气垫船的能耗非常大,从而导致持久能差,能源供给不够,只适合在附近海域转转。

不过,我们也在购买的气垫船的基础上又进行技术迭代,研制出了符合国情的气垫船,但目前尚未考虑民用,所以关于国产气垫船的消息并不多。

军事领域的气垫船

最近,有媒体就中国军用气垫船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气垫船对于中国海军的“夺岛”是非常也有意义的,也让气垫船又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而自己也不甘示弱,国防部直接放出一段海军演习的视频,视频中两艘武装的气垫船一时间成为了焦点。

这两艘船不同于之前的气垫船,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可以武装的气垫船,每一台气垫船都配备了导弹发射器和火箭发射器,并在船身上放置了加特林枪,不但能运输军队和物资,其本身力就非常强大。

的军用气垫船被命名为“野牛”,中国的气垫船更多的也是学习了“野牛”

那么在可能会发生的海上战争中,气垫船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军用的气垫船可以快速的运送战舰和人员,也可以做海上各类物资的补给之用,总之就是能发挥其“又快又能装”的作用。如果是在封闭海峡或者是小型海峡内执行任务,确实意义重大。

虽然自从21世纪,民用气垫船逐渐的走出了人们的视野,技术也没再迭代更新,但在军事领域气垫船仍被寄托了很多的期待。

比如最近,在批量生产一批两栖气垫船开始批量,这是未来在可能发生的海上战争时,美军两栖作战的主力军,这批气垫船无论是承载量还是速度以及自动化的角度,都有创新之举,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军用气垫船登陆艇。

最新研制的气垫船对能源的消耗也减少了,这意味着可以比之前更远距离的作战使用。

回想起当年的海湾战争,出动了17艘气垫船在一天内往返55次,运输陆兵七千多人,物资补给两千多吨。

气垫船在远征战争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运输服务,海军的实力一直不容小觑,也一直想要在太平洋区域掌握绝对霸权的地位,本次在原有的气垫船上进行迭代和批量生产,其野心不言而喻。

中国作为爱好和平的大国,虽然不会主动发动战争,但对于一切未来可能侵犯我国人民利益和国土完整的行为也是不可退让的。

期待最新最强大的军用气垫船能够早日自主研发成功,让我国的海军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