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是我心中最神圣的部分,可以比作一首交响乐。 《亲爱的小孩》前奏一响,紫色灯光一亮,整个气氛就出来了。苏锐的版本是电子合成前奏,而阿哲的版本是弦乐前奏,更加严肃、庄重。了解《亲爱的小孩》的创作背景有助于解读第五部分的主题。这首歌主要讲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如何回去。 “走上回家的路”是我们每个人的需要。要讨论的问题。 《用情》是许多哲学迷的“即时”歌曲。穿着西装,一脸忧郁地走过外白渡桥的肖哲,就是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幻想。 《信仰》是一首不断被赋予意义的歌曲。它原本只是2000年专辑的主打歌,但多年来在不同场合使用和演唱后,似乎不断升华。从表面上看,这首歌表达了他对爱情的信仰,但阿哲的解读更多在于他对音乐的信仰,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信仰。

这场演唱会不是阿哲的独角戏。表演中还设计了与粉丝的互动。几乎每首歌都可以有副歌。那天《有情世间》也许是整个活动中最“亮点”的部分。当阿哲背过身去,全场所有人都举起手机手电筒时,歌声与万千星光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幅无可替代的“艺术品”。这或许就是这场演唱会最大的魅力。一位歌迷对最后一首歌《不要对他说》的解读很有趣:即使你爬上了墙,你也不能把你对我说的话对着其他墙说。

随后,朋友分享了张信哲或同时期其他歌手的音乐会。我突然发现,“老牌歌手”对于90后、2000后来说,没有年龄障碍,还是很有魅力的。与新生代歌手相比,他们拥有丰富的演唱经验和演技,再加上他们对表演策划的一丝不苟,确实值得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除了舞台和灯光效果之外,阿哲的歌曲本身也足够引人入胜。他在业界被公认为负责音色和发音。他的现场演唱比录音室版本更好。再加上多年的积累,歌曲演绎的层次感也随之增加。他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拥有《爱如潮水》《过火》《爱就一个字》等多部国民知名度较高的作品,每一次的表演都能带来跨越时间的共鸣。

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探索音乐之路。近年来,他推出了许多具有哲学内涵的代表作。无论是对《信仰》的重新演绎,还是对《亲爱的小孩》的改编和翻唱,都加入了他们对音乐乃至生活的理解。对意义的思考。

除此之外,他对高品质音乐的坚持更是令人着迷。例如,这次巡演中的歌曲《雨后》来自于《直觉》专辑。这是阿哲有了更大主动性后制作的第一张专辑。他不仅为这张专辑调整了唱法,还亲自参与了前期策划、创作、编曲、制作的全过程,并远赴美国完成了录音和MV拍摄。 2019年的专辑《就懂了》同样是煞费苦心。这是阿哲受瑞典创意营邀请录制制作的一张专辑。从歌曲的制作到实体印刷,都可以看到他对音乐的全身心投入。 。经历了唱片业的风风雨雨,阿哲依然能够保持音乐的纯粹,依然能够“不急不贪,做自己”。这种坚持和初心也能打动如今浮躁迷茫的年轻人。

感情的支撑和“勇往直前”的态度或许可以解释为何阿哲如今依然能吸引众多年轻球迷。真正优秀的音乐和艺术家是能够超越年龄和时代的限制的。他们的作品品质、精神追求和个人魅力能够打动每一个热爱音乐、对音乐怀有赤诚之心的人。

作词:朱英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